浅谈专利无效检索策略 总第121期 凌赵华 超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发表,[专利]文章
一、无效检索的价值
专利无效检索,有时也被称为无效证据检索、授权专利检索、专利有效性检索、专利权稳定性检索等;对企业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类较为常见的专利检索活动,是指针对某一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检索能够破坏其新颖性、创造性的专利或非专利类文献的行为。
专利无效检索的开展一般具有较强的场景性和目的性。场景性是指专利无效检索一般用于反击竞争对手的攻击行为(如专利侵权起诉中),或者用于企业的主动进攻行为(如专利市场维权前);目的性是指专利无效检索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尽力寻找能够破坏目标专利新创性的证据文献。
专利无效检索的有效运用,能给企业带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效果。所谓'知己',指的是企业在主动维权前,即在利用企业自身专利起诉市场竞争对手的产品侵权之前,通过针对自身专利所做的专利有效性检索,来了解自身'攻击性'的威力和稳定性,以帮助企业作出是否采取维权行动的决策;'知彼'指的是企业在遭遇竞争对手的专利攻击时,即对方起诉企业某产品侵犯其某项或某几项专利权时,通过针对对方起诉所依据专利的无效证据检索,来搜集能无效其专利的文献证据,以帮助企业在无效宣告程序中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其在专利侵权纠纷中的不利局面。 据笔者所在单位统计及估算,无效检索工作的平均耗时占整个无效宣告准备工作的60%以上,而其对无效宣告的结果影响率则高达75%以上。可见,无效检索工作在企业处理和应对专利纠纷中能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不言而喻。
二、无效检索的流程
无效检索是一种技术方案检索,一般技术方案检索对前案或对比文件的要求是'不求全,只求准'。然而,现实情况下往往很难找到某一篇'准'的证据文献,所以在实操中,我们一般会把无效检索的目标调整为寻找证据组合。 当下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别人以调侃的语气说:'请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而笔者认为,企业中专利无效检索工作的开展还是需要遵循一定套路的。这里的'套路'是指无效检索工作开展的一个基本流程或指引。下面就简单分享一下笔者所在单位开展无效检索工作的一个相对标准化的流程。
(1)确认目标专利的法律状态及权利归属情况 这是对实际检索工作没多大帮助但必须要先确认的事项,因为这关乎到后续无效检索及无效宣告工作的意义,原因不言自明。
(2)查询目标专利的审查历史档案及文献引用情况 该阶段工作的主要目的包括:梳理清楚目标专利的权利人自己在专利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引用的背景文献、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审查员历次引用的对比文件、权利人在专利申请、审查过程中以及在接到专利授权通知后主动递交给专利局以协助审查员进行审查的与该目标专利的可专利性相关的技术资料(如美国的以IDS形式递交的资料等)、审查员在历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的具体审查意见及驳回理由分析,以及权利人针对历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答复意见等。工作重点是要获取可用于评价目标专利新创性的一些证据文献以及权利人、审查员对目标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解释和界定。
(3)查询目标专利的专利无效行政诉讼历史档案 虽然专利无效行政诉讼遵循'一事不再理'原则,但如果能了解到目标专利之前的无效诉讼历史情况,特别是在历次诉讼中被原告所采用的所有证据文献及他们的证据组合方式,对于提高我们本次无效宣告请求的胜算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就像是我们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一样,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精华(有价值的证据文献),抛弃前人的糟粕(无用的证据以及证据组合方式),终完成前人未尽的事业(无效成功)。
(4)查询目标专利的同族专利情况及其审查历史、引用文献、无效历史 在查询目标专利的同族专利时,应查询其扩展同族,如欧洲专利局所采用的INPADOC专利族,目前大多数专利检索数据库都带有同族专利查询的功能。在查询每个同族专利具体的审查历史、引用文献及无效诉讼历史等情况时,其方法和目标专利的查询是类似的,主要还是通过各国专利局或知识产权局的检索渠道来查询,当然还可以通过美专局、欧专局或国知局的全球专利档案系统(GlobalDossier)来查询几个主要国家及地区(CN、EP、JP、KR、US、WO、CA)专利的审查历史档案。另外,如果有PCT途径或者欧专局的同族专利,那么由PCT欧专局出具的检索报告也是我们要获取的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
(5)检索目标专利的权利人在先申请的所有相关专利 虽然专利权人进行重复申请专利的可能性很小,但可以理解的是,大多数的研发和创新都是有连续性的,特别是在同一个企业中。在实操中,我们后拿专利权人自己的在先专利作为证据之一甚至是主对比文件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因此,检索目标专利的权利人在先申请的相关专利并进行详细解读是专利无效检索中重要的一环。
(6)检索目标专利的权利人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的所有相关专利 竞争对手的技术和产品往往和专利权人的专利技术及产品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双方无论是出于进攻、防御还是储备的战略考虑所做的专利布局都很有可能形成一定范围内的交叉。所以,从竞争对手尤其是老牌竞争对手的角度切入,去检索能破坏目标专利新创性的对比文件,是一种比较快捷的途径,有时候也能有意外的收获。
(7)分析目标专利的权利要求并提取检索要素 步骤2-6其实都是一种比较讨巧快捷的证据收集手段,如果通过前述步骤就能收集并组合成有效的无效证据链,那接下来的检索工作就可以打住了。但现实往往没有那么美好,有时甚至是残酷的。这种情况下,专利价值,我们只能再启动一个常规的无效检索流程。即从分析目标专利的权利要求开始,在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做拆分后再提取检索要素。这里的检索要素应尽量包括组件或组分名称、参数范围、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工艺手段等权利要求中的所有技术特征。
(8)表达检索要素并构建检索策略 该阶段工作的重点可以放在检索要素表的制作上,在制作检索要素表时,能体现技巧和经验的部分就在主题词的选择和扩展上。我们在选定了特定的几个关键词后,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扩展,扩展角度包括但不限于同义词、近义词、错词(如'账单'和'帐单')、反义词、学名、俗称、缩略词、上位词、下位词等。另外,我们也需要在如何获取上述扩展词上多下些功夫,百度、谷歌、维基百科、专业网站或论坛、图书馆、科技论文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都是可用的渠道,特别是通过专利数据库的初检后提取近似关键词是比较有效率的途径。 在构建检索策略方面,根据笔者所在单位的经验,一种比较有效的检索策略是检索模块同时包含以下五类检索式:仅用关键词构建的检索式、仅用确切分类号构建的检索式、用关键词配合分类号构建的检索式、仅用专利权人构建的检索式及用专利权人配合关键词或分类号构建的检索式。
(9)选择合适的专利数据库并执行检索 这个阶段比较好理解,不同的数据库在专利数据完整度上会有较大差别,特别是一些国外专利数据。因此,专利数据库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检索结果的命中率,并可能会终影响到一些关键证据的获取。在一些实际案例中,有不少起关键性作用的证据文献都是一些'非主流国家'的授权专利。 (10)筛选检索结果并进行证据组合 这是无效检索的后阶段,也是一项经验性较强的工作,特别是如何把筛选出来的一些对比文件有效地组合成一组证据链。面对同样的几篇或十几篇与目标专利相关度较高的对比文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拣选和组合证据的方式,而不同的组合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力。因此,当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在这方面并不是老司机的话,建议尽量多去尝试几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并及时评估不同组合方式所能达到的效果。
内幕曝光!商标注册要花这么久的原因竟然是......
2016年中国注册商标申请量为3526827件,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有6.71件商标提交申请。
这也难怪注册个商标要一年半左右了,商标局的人都快累成狗了吧!
商标数量多,审查员的工作量大,每个环节都要在排队中渡过,那么注册商标都需要经过哪些环节?要多久呢?
(一)查询商标、提交申请:5-7个工作日
在注册商标之前大家都会先查询想要注册的商标。
商标查询是指商标注册申请人亲自或委托商标代理人查询有关商标登记注册情况,以了解自己准备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否与他人已经注册或正在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程序。查询大概花费1-2个工作日。
提交申请之后,3-5个工作日会有回执通知。
(二)下发受理通知书:2-4个月
申请材料无误即可下发受理书,下发受理书要2-4个月左右。但受理通知书只能够证明你申请了,并不说明你成功注册了,这时商标是不可以随意使用的。
商标受理通知书领取后,申请人仅可以在自己的商标上打TM标识,这表明商标已提交申请,目前进入审查周期。它的作用就是告诉人们,它所标注的图形或文字是这个商品或服务的商标,但是还在受理期间,还在进行相关的审核,专利价值,享有优先的保护权,但是并不受法律的保护呦。(三)盲查期:3-5个月
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商标查盲期,需要花费大把的时间才能走出来。
商标盲查期就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人提交的商标注册信息是查询不到的。盲查期的出现是因为新申请的商标注册信息需要一定时间才会被录入数据库,在此期间,无论是商标代理、或是商标局内部查询,实用新型专利价值评估,都无法查询到新提交注册申请的商标信息。而这段时期的审查需要进行3-5个月的时间。
(四)实质审查:9个月
历时9个月的实质审查阶段的确是很漫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行政机关不仅要对申请材料的要件是否具备进行审查,还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审查。对相同或类似商品,对之前已经申请或注册的商标,审查是否有相同或近似的情况。若不合乎上诉规定的,则还会下发驳回通知书。
(五)商标公告:3个月
“商标公告”期,自公告那天起3个月内如有企业或个人对你的商标提出异议,一旦异议成功,已公告商标仍有可能会被驳回。
(六)获得商标注册证
当然,下发证件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哦~
所以,注册一个商标将近要花掉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注册商标这么费时,可还是有那么多人抢着注册,申请美国专利价值,这只能正说明一点——商标的重要性。
商标是一个企业拥有的一笔精神财富同时也是物质财富。
有一权威人士说:海尔如果在一夜之间倒闭了,只要其“海尔”商标还在,明天又能同样壮大。一个企业,只要其名称、商标一经登记注册,就拥有了对该名称的使用权。
千万别小看了商标!
对于一个企业的品牌塑造来说,一年半的时间,有时候实在太长了,也许一天时间的差错,就有可能造成商机的延误。
来源:商标圈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